厂商会倡政府推动银发经济
把握长者市场庞大潜力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化问题,全球主要经济体相继掀起银发经济的热潮,甚至将推动银发经济视为「转危为机」的手段,为日益加重的公共财政负担寻觅出路;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厂商会)政策研究部早前发表研究报告,分析了全球多个经济体推动银发经济的经验,并结合香港的自身情况,提出四大建议助力香港发展银发经济。
 
 报告指出,综观海外经验,各地政府推动银发产业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可总结为三大类;第一是「标准先行」,即是由政府带头对银发产品和技术设立标准并尽早建立行业规范;其次是「科创驱动」,以「智能养老」作为开拓银发产业的主轴之一,透过促进老年用品科技化和智慧化升级,从「夕阳」消费群中培育出应用「乐龄科技」的朝阳产业。最后是「资助给力」,以「真金白银」的投入来刺激产业发展,透过消费者津贴或公共采购等方式,激发长者对适老设施和产品的需求,并出台专门的资助计划,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及产品改造的研发投入。
 
香港一直是全球最长寿的地区之一,加上生育率持续偏低,令人口老化的趋势急剧加速,长者人口对退休保障、健康医疗、长期照顾、活跃晚年及长者社会参与上的需要遽增。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香港的老龄人口在消费能力方面却居全球前列,加上本地银发经济的发展落后于海外先进地区,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仍存在着巨大的供应缺口,说明了香港在发展银发产业上具有「后发优势」。

厂商会认为,特区政府若能借鉴海外的经验推动香港银发经济发展,不但可以借助私人市场的力量来减低人口老化问题对公共财政造成的负担,还可为产业多元化发展开辟新方向。为此,厂商会结合了本港自身情况以及欧美、日本、新加坡和内地等「先行者」的经验,建议特区政府可从四个途径助力香港银发经济的发展:
 
转变思维,从提供福利转向「做产业」。长久以来,香港的适老产品或服务是由社会福利界、医疗界和学术界推动,工商界的角色较为被动,报告认为,2023年《施政报告》宣布成立「银发经济顾问小组」,改由主管产业发展的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来担纲,无疑是迈出正确的一步,能引入「产、学、研、社」的均衡参与,并侧重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为银发经济的发展设计定位和厘订方向。报告建议特区政府可鼓励企业拓展适老化市场,将现成的科技或产品改良为切合银发需求的专门产品或服务,例如科技企业可研究把拍摄防手震的技术应用至柏金逊患者的餐具之中;旅游界可探讨打造无障碍旅游产品等。同时,政府应带头加强对银发消费者的教育以及对适老商业文化的推广。 

科技赋能,加大政府资助力度。报告建议香港可考虑更明确将「智慧养老」纳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点范畴,并制定相应的发展布局与政策部署,甚至可将其预设于未来北部都会区的建设规划中。同时,报告亦建议可将乐龄科技正式列为创新科技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并加大资金支持的力度,例如考虑设立以「乐龄科技」为主题的专项基金,以支持各界推展更多与银发产业有关的研发创新或对现有科技作适应性改造的项目。 

刺激消费,带头创造需求。针对特区政府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将会向「乐龄及康复创科应用基金」再注资10亿元,资助合资格的安老及康复服务单位购置、租借和试用科技产品,报告建议特区政府可借鉴内地及新加坡等地的做法,研究接受长者独立申请资助的可能性,以进一步提升资助的普惠性,并把「长者医疗券」的适用范围延伸至购买或租借乐龄科技产品。 
标准引领,拓展大湾区市场。除了向周边地区供应和输出适老产品与服务外,报告建议香港可在银发标准的建设与推广上发挥积极的角色;当前粤港澳政府正加紧共同制定「湾区标准」的工作,推动三地营商规则的衔接和国际化,引领粤港澳一体化市场建设。香港可凭借业界经营安老业务的领先优势,积极争取制定有关领域「湾区标准」的话语权,例如将香港在安老院、长者公屋、老人医护等营运规范和经验,推广至大湾区、内地以及「一带一路」经济体。 

附件:
银发经济:选定经济体的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香港银发经济:这里的「夕阳」无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