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會邀政務司司長陳國基
分享香港如何聚才興業 把握變局新機遇

面對全球經濟變局及地緣政治風險,香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吸引國際資金與人才,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日前(6 月 26 日)舉行會董晚宴,邀得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擔任主講嘉賓,分享香港在新形勢下的機遇,以及「搶人才」的最新情況及政策方向。
 
陳司長指出,香港作為高度外向型的國際自由港,難免受到貿易戰及全球貿易萎縮的影響,但同時亦蘊藏著機遇。在全球資金重新配置及「東升西降」趨勢日益明顯的背景下,香港憑藉稅制簡單、法規透明、政府效率高等優勢,持續吸引國際企業落戶。今年首四個月已有223間企業在港設立業務或擴大投資規模;至今亦成功引入84間重點企業,顯示香港在全球經濟格局的重塑中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陳司長強調,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而人才競爭是全球發展關鍵。截至5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收到超過48萬宗申請,逾21萬人才已抵港。以「高才通」為例,來港人才平均年齡僅35歲,近九成隨行子女為14歲以下,有助紓緩本港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低的問題。
 
為加快創科及多元產業融合發展,政府已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對準香港「八大中心」定位,統籌引進及培養創新人才的政策及資源配置。陳司長表示,特區政府將突破「分割思維」,推動制度創新,針對產業與人才發展面臨的「痛點」提出具體解決方案。例如,政府已放寬限制,容許酒店及商業大廈改裝為學生宿舍,增加學生宿位供應;同時設立特別機制,主動招攬頂尖領軍人才來港,進一步提升香港在全球的人才競爭力。此外,針對美國對哈佛國際學生推出的歧視性政策,政府除主動提供支援,亦會在必要時考慮進一步放寬大學非本地學生限額,以吸納更多國際頂尖留學生。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樂見,特區政府在「搶人才」、「留人才」及「育人才」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廠商會將繼續推動新型工業化及創科發展,為人才提供多元發展平台,並透過不同方式,支持本地人才培育,與特區政府攜手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出席是次晚宴的廠商會代表尚包括永遠名譽會長楊孫西、史立德,立法會代表吳永嘉議員,常務副會長馬介欽,副會長黃家和、吳國安、梁兆賢、陳家偉、駱百強,名譽會長戴澤良、陳鴻基、趙振邦、黃震,以及一眾常務會董、會董、名譽會董、行業委員會召集人、婦女委員會成員及青年委員會成員等。


廠商會邀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分享香港如何聚才興業,把握變局新機遇


廠商會盧金榮會長(前排左四)及其他廠商會首長與陳國基司長(前排中)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