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會:香港經濟展現韌性
對未來發展前景保持樂觀

政府統計處今日(20日)公布最新勞動人口數據,今年7月至9月的失業率為3.9%,就業不足率則維持在1.6%。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認為,雖然失業率略有上升,但在國家支持與特區政府積極施政下,香港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發展潛力不斷釋放,對前景仍具信心。廠商會預期,隨着內地經濟回升基礎逐步鞏固、本港產業轉型加快,以及整體經濟持續改善,將為香港創造更多發展機遇與優質就業崗位。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指出,失業率的升幅主要來自個別行業,例如社會工作活動及建造業;而餐飲服務及金融等行業的就業情況則大致平穩,部分更有所改善,反映勞動市場結構正出現調整但整體仍趨穩定。他相信,在經濟穩健發展的基礎上,企業信心會持續回升,招聘意欲或將逐步增強。
 
事實上,諸多經濟數據亦反映出積極信號。香港出口連續18個月增長,對東盟的出口大幅上升,與中東地區的貿易往來持續增加,彰顯特區政府和本地企業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的成果。金融市場方面,資金持續流入,恒生指數自年初以來累升逾30%。自政府設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以來,已有逾100家重點企業落戶香港,預計將帶來約600億港元投資及創造約22,000個職位。首次公開招股(IPO)市場亦表現亮眼,重奪全球首位。今年前三季共66隻新股上市,集資總額超過1,800億元,另亦有逾200家公司正申請上市。旅遊與消費市場亦見明顯復甦。今年首八個月訪港旅客人次突破3,300萬,按年增長12%;「十一黃金周」期間錄得164萬入境旅客,市面暢旺,人氣鼎沸。此外,政府上月公布的《中小型企業業務狀況按月統計調查》顯示,中小企對未來收益展望有所改善,營商氣氛持續回升。
 
廠商會預期,在邁向「十五五」規劃的關鍵階段,香港作為「引進來」、「走出去」雙向平台的功能將更顯重要,為香港經濟多元化發展注入新動能。雖然部分行業仍面臨挑戰,但內需擴展和投資回暖的跡象日益明朗。新一份《施政報告》宣佈多項加快推動北部都會區的開發和產業聚集新措施,並加大力度支持企業拓展市場和打造香港成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廠商會相信,有關政策將有助吸引更多企業落戶香港,或通過香港進軍內地和國際市場,從而帶動更多商機、創造優質就業,推動經濟持續繁榮。基於種種利好因素令內需市場的表現持續改善,廠商會早前預計,2026年香港經濟增長將提速至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