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会支持2022至2023年度财政预算案
指长短兼顾 助香港经济迎难而上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3日)发表了2022至2023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厂商会)对财政预算案深表支持,认为预算案全面务实、长短兼顾,既贯彻应民所急、以民为本的精神,亦凸显了积极有为、稳中求进的施政理念。一方面透过推行一系列精准的纾困措施和提振经济的逆周期调控政策,为社会全力抗击疫情配备充足的资源,帮助市民和企业应对短期挑战、稳固信心;另一方面亦立足大局,围绕着提升经济韧力、丰富产业发展、创造容量、建设宜居城市、维持公共财政稳健等范畴,积极部署中长期策略,为香港经济走出疫情阴霾、踏上振兴繁荣之路厘订了方向。
 
鉴于本港近期疫情急遽恶化,预算案除大幅增拨资源加强控疫防疫之外,亦透过一次性的回馈措施协助市民和企业应付目前的经济压力,包括税务和差饷宽免、电费补贴、政府收费及租金减免等。厂商会对此深表欢迎,并赞扬有关措施能应民所需、兼顾各阶层的诉求,对特困行业和人士而言不啻为「政策及时雨」,有助安稳人心,维持社会稳定。
 
预算案还从资金周转方面为企业提供协助;除了延长「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信贷担保产品的申请期之外,亦宣布进一步延长「预先批核还息不还本计划」的实施期,以及由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试行推出「出口信用担保计划」。厂商会感谢政府进一步从资金面入手「撑企业」;厂商会指,由于疫情复炽,加上未来一段时间国际信贷环境难言宽松,许多中小企仍然面对资金周转的困难,政府和金融界的资金支持至为重要。厂商会亦欢迎由金管局和银行业提供选项,让企业可以选择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偿还部分本金,并希望政府和银行业妥善部署计划「退市」后的替代策略,为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支持制定可持续的方案。
 
厂商会乐见财政预算案接纳了社会各界包括厂商会之前的建议,推行第二期「电子消费券计划」。本港首个消费券计划取得良好成效,政府在此基础上加码推行;厂商会相信,第二轮的消费券计划将在疫情平稳后为市场注入动力,对于餐饮、零售、本地服务等受重创的行业尤其具有立竿见影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带动消费、提振商业信心,激发内部需求,助力本地经济的复苏。
 
有见于数码化乃大势所趋,政府将大力推动经济数码化转型,厂商会认为方向正确:并希望拟成立的「数字化经济发展委员会」应纳入主要商会特别是中小企业界别的代表,以便从需求和用家的角度为制定本港的经济数码化推进策略提供「更接地气」的意见。厂商会亦建议政府可在总结「遥距营商计划」推行经验的基础上,设立恒常化的「数码转型促进计划」,以持续资助本港企业运用数码科技提升业务效率和竞争力,配合业界当前的迫切所需。
 
对于政府将透过香港贸易发展局推出「内地发展支持计划」,协助港商和港人开拓内地商机,厂商会表示欢迎。厂商会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乃内地经济的主要引擎,区域内的市场潜力正加速释放;参与大湾区建设无疑是香港企业疫后起飞的一条快速「跑道」。业界冀望特区政府能适时提供更给力、更适切的支持,例如加强在大湾区宣传香港品牌的集体形象、向中央争取提升两地产品检测标准的协同性、对加工贸易产品转内销进一步「拆墙松绑」、以及由信保局强化和开发更多适用于内销业务的保险服务等,协助业界把握大湾区市场涌现的商机,加快融入国家的内循环经济。
 
财政预算案重申推动创科发展的高度重要性,并提议增拨资源,以支持初创企业、促进科技投资和推动研发。厂商会认为有关举措有助于提升本港创科生态圈;惟厂商会留意到,今年的财政预算案对「再工业化」着墨不多,亦未能就支持本地工业和「珠三角」港资企业升级转型提出具体的措施。
 
厂商会指出,科技商品化和产业化成效不彰是本港主要的「软肋」之一;本港要构建完整的创科价值链,除了持续提升科研能力之外,更须推动科技与工业的结合,特别是要鼓励「港研港用」,才能让科技引领本地新优势产业的发展和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转化为生产力和真正的经济价值。厂商会呼吁政府应采取切实的措施,以鼓励和协助科研界、学术界与港资厂商(包括香港本土工业和境外的港资制造业)加强对接与合作,同时加紧在本土建立科技成果的「中试转化」功能,构建创科产业与「再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双轮驱动」格局。